|
|
||||
|
章法,即书法中布局的方法,也称“分行布白”,简称“分布”。“章法”的概念,其外延过于宽泛,适用于很多领域。书法作品外在的表现形式只有黑、白两种颜色,“黑”为墨写的线条,“白”是除黑色线条以外的白纸。古人写字实笔落墨,着眼于空白的变化安排,离开了“白”的艺术处理,就无“章”无“法”了。 书法作品要把整篇的布局处理好,必须运用统一辩证的规律来进行分行布白。“分行布白”就是斟酌字数的多少,按照内容的需要,针对各个字的结体特点统筹安排,一行多少字,整幅多少行,事先打好腹稿,从每一个单字点画间的空隙到全篇字与字之间、行与行之间,作“计白当黑”的艺术处理,使笔墨所到之处的“黑”与笔墨未到之处的“白”,互相生发、彼此映衬、参差变化,既充实饱满又灵动透气。书写时,有大小、方圆之分,有揖让、顾盼之仪,有曲直、欹正之态,有开合、收纵之势,有粗细、短长之形,有轻重、徐疾之变,有疏密、集散之状,有断连、承接之意,有起伏、动静之气。书写时,一方面要设置矛盾,有丰富的变化和强烈的对比;另一方面,又要解决矛盾,在“分行布白”上使“实黑”(有墨处)与“虚白”(无墨处)既有联系又有约束,避免简单化、绝对化,使其相辅相成,相克相生。这样就可以使字与字、行与行之间,大小适宜,黑白相衬,疏密得当,虚实相安,首尾相接,映照谨严,既舒张有节奏又富于变化,浑然一体,达到“穷变态于毫端,合情调于纸上”的艺术效果。 以王铎的草书《题野鹤陆舫斋诗卷》(图1)为例,他在“白”与“黑”的章法布局上,可谓大手笔,从诗卷所书十首五律的“其二”(图2)和“其三”(图3)的局部就能体会到。开篇浓墨重笔,守黑经营,一气呵成,笔意连贯,三字连书。书至第三字“鹤”时,笔头濡墨将尽,飞白渐显,自第四字起重新濡墨;“陆舫斋”三字各字单立,前五行除几个字略大外,其余字的大小基本相类,形成一个黑多于白的块面,经营出紧凑密布的“集合式场景”;自第六行起,意气风发,挥洒恣意,“其一”的末句“更有高歌处,相邀潭柘行”十字分三行书就,大小有别,粗细有分,虚实相安,疏密相间。“黑”与“白”在恣意挥洒中,自然分布,尤其是末字“行”的右部,三笔化作一笔曲行弯走,飞白如神龙摆尾,若隐若现。在“其二”和“其三”之间留下大片空白。这种章法布局,给人留下阅读时的“小憩”,让赏读名帖的愉悦和激动得以暂时的平静,为欣赏下面的部分“歇口气”。这就是“黑”与“白”在高度和谐后,带给欣赏者的精神享受。 书法艺术有两种美:一是形式美,一是神韵美。形式美是外在的表现形式,神韵美是书家内在学养的积淀。形式美和神韵美相辅相成,形式美表现书家的高雅气质,神韵美内含书家的学养,需要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。书法艺术的结构与章法之美,属书法形式美的范畴,是一种看得见的气质美,是书家内在学养外化的表现。千百年来,书家无不追求形式美和神韵美,并使它们高度统一,力求形成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、具有高雅气质的鲜明风格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