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落的短发、小麦色的皮肤,语速很快却不失耐心……初见任兰花,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干练。如果仅从外表,看不出她曾经获得过“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”称号,看不出她是菏泽市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。近日,大众网记者走进菏泽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,专访了菏泽市政协常委任兰花。
21岁农校毕业,骑车转遍市区附近农田
1985年7月,21岁的任兰花从济宁农校毕业后,来到菏泽市农业局植物保护站,成为一名普通的病虫害防治监测员。一辆自行车,一把放大镜成了任兰花每次出行的所有家当。
任兰花告诉记者,虽然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也是植物保护,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感觉到知识的不足,“有些病变很小,不仔细看很难分辨出来,有时连放大镜都没有,只能靠肉眼观察。”
因为没有任何工作经验,在参加工作之后,任兰花成了师父后面的“跟屁虫”。“那时候整天跟着师父到田里转悠,熟悉环境。”凭着一辆自行车,任兰花骑遍了菏泽城区周边乡镇所有的农田。如今,菏泽城区范围内的每一个村镇农田的位置,任兰花都记在心里。
为研究预防病虫害,连续10年没过五一
1990年初夏,任兰花像往常一样来到田间地头查看小麦生长状况。“当时看到小麦的叶子有些发黄,和以前有些不同,但并未留意。”让任兰花没想到的是,很快,小麦条锈病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。“那时候,把所有能够杀菌的药剂都用上了,可是一点用都没有,只能任其发展。”那一年,鲁西南地区小麦条锈病(俗称“黄疸病”)大面积爆发,小麦减产严重。“可能还是实践不足吧,对条锈病的研究不是很透彻,包括带我的师父在这方面都没什么经验。”任兰花告诉记者,那时候看到老百姓辛苦种出来的庄稼严重减产,心里很不是滋味,“一定要找到科学的防治办法。”
在菏泽地区,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期大致在每年初夏时节,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并预防条锈病,从1990年到2000年,10年间的“五一”劳动节,任兰花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。
每年在地里100多天,病虫预报准确率达95%
为了更好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,在任兰花的努力下,植保站建立了专业化防治组织,安排工作人员“带药侦查”农作物病情, 对小麦条锈病发病中心和发病田块实施监控。“发现一点、防治一片”。
每年3月到5月,病虫害多发季节,任兰花每天都会到深入田间、大棚调查研究,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,与老百姓交谈,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信息,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。
在任兰花的不懈努力下,菏泽病虫测报实现了标准化、网络化、可视化,预报准确率也达到95%以上,极大提高了病虫害预报的时效性和入户率。“小麦条锈病是锈病的一种,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种,发病初期时,症状为小长条状,是鲜黄色……”提到小麦条锈病,任兰花说个没完。
3政协委员1届常委,首份提案即被立案
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,帮助老百姓科学用药,任兰花利用农民田间学校、电视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培训,宣传植保技术。据不完全统计,每年,经任兰花组织的农民培训达到10000余人次。
2001年,任兰花有了另一个身份——当选政协第十一届菏泽市委员会委员,并提交了她的第一份关于加强菏泽市植保工作建设的提案。
“菏泽作为山东省的南大门,在病虫害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如果菏泽没做好防治,病虫害则会顺着气流向北,影响到全省的防治工作。”她当年她提交的第一份提案就被采纳。2012年,任兰花当选政协第十四届菏泽市委员会常委,并坚持参政、议政,认真撰写提案。
在3届政协委员和1届政协常委的履职期间,任兰花撰写的所有提案,全部得到立案。
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,自称履职就得在田地间
由于工作成绩突出,先后被评为菏泽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,菏泽市“劳动模范”,市“三八红旗手”,第二届菏泽市青年科技奖。并被农业部、市政府、省农药检定所、市妇联、政协菏泽市委授予“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”、“全市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”、“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”、“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先进工作者”、“政协委员活动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谈起这些荣誉,任兰花好些都已经记不得了,“这些荣誉都是次要的,我觉得作为一个政协委员,同时又是一个农业工作者,只有在农村、在田间,帮助老百姓解决生产中的问题,才叫称职。”